3月以来,伴随A股的震荡调整,不同类型的股票ETF的份额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ETF成为资金主要流出方向;另一方面,港股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硬科技方向ETF份额持续增长。
总体上看,年内权益基金发行回暖,也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统计,截至3月29日,年内新发基金规模达2497亿元,权益类产品(含股票型与混合型)发行规模达1098.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月27日晚,华安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披露2024年年报。截至目前,已有10家上市券商发布2024年“成绩单”。整体来看,半数以上券商机构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但各券商之间依然分化较大。从不同业务条线来看,在去年9月以来一系列超预期增量政策的驱动下,市场交投显著活跃,自营、经纪和财富管理业务成为各券商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
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至此六大国有银行年报全部亮相。整体看,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总资产合计199.68万亿元,较上年末的185.11万亿元增长7.87%,不良率保持低位,资本充足率向上改善。同时,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
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央企重组将以“战略性整合+市场化改革”为核心,聚焦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方向,通过技术协同、资源优化和模式创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跃迁,最终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
上周A股市场小幅调整,跨境ETF领涨。新经济ETF以16.42%的周度涨幅拔得头筹,周换手率超过2360%。港股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带动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等多只投资港股创新药板块的ETF涨幅排名靠前。与此同时,中创400ETF、标普500ETF以及计算机ETF南方、云50ETF等科技相关ETF跌幅居前。
3月19日,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展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第四家外资独资券商。另外三家外资独资券商分别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盛中国”)、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证券”)。若上述瑞银增持瑞银证券股权比例至100%的计划顺利完成,瑞银证券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第五家外资独资券商。
3月28日,证监会对6家券商投行业务开出9张罚单,其中4家券商的8名直接责任人员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同时被罚,处罚举措包括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
至此,加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三桶油”已全部披露2024年业绩。中国石化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13亿元,中国海油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股东的净利润1379.36亿元。“三桶油”2024年合计实现净利润3529亿元,折合每日净赚近10亿元。
公告显示,四家国有大行合计募资规模不超过5200亿元。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募资规模(含本数)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不超过1050亿元、不超过1200亿元、1300亿元。上述银行均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据了解,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有大行注资效能持续释放,我国银行业将以更强的资本实力、更优的服务质效,为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3月28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此次受理不仅是2024年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政策落地后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重启的延续,也是资本市场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体落实。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